「骨質疏鬆症」,顧名思義就是骨頭內部的鈣質日漸疏失,形成許多孔洞,使得骨骼變的疏鬆,脆弱。台灣地區骨質疏鬆症罹患率65歲以上人口中,每9人即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症,其中女性多於男性,65歲以上女性每4人當中即有1人發生骨質疏鬆症,其中又以停經更年期後佔大多數,大約會有25﹪會發生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常侵犯的部位主要有:(1) 脊椎骨:一但骨質疏鬆的程度使得脊椎骨無法再負擔全身的重量,脊椎骨就會像海綿一樣被壓扁,稱之為「壓迫性骨折」。(2) 股骨(大腿骨)頭部及手腕骨:常在跌倒發生骨折產生。
*骨質疏鬆症的診斷 骨質礦物密度檢查常以DEXA(雙能量X光骨密度檢查)為主要工具,而利用超音波來測量腳跟或是橈骨(手腕內側)密度目前也証實有相當準確率及骨折預測率。 評分(T-Score) 通常,醫生會將您的DXA檢查結果與三十歲健康成年人的最佳或顛峰骨質密度進行比較,從而計算出一個比較值。這個比較值稱為T評分。T評分為0,表示您的骨質密度等於健康年輕人的平均值。您的骨質密度與三十歲健康成年人的平均骨質密度之間的差異可以用標準差﹙英文縮寫為SD﹚ 為單位表示。如果T評分低於0,則用負數表示。這個負數的值﹙以標準差為單位﹚越大,表示您的骨質密度越低,那麼您未來發生骨折的風險也越高。 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T-Score值) T-score 值(0)以上 | 骨質良好 | 骨質密度屬正常,多攝取鈣質,多存骨本。 | T-score 值(-1∼0) | 骨質正常 | 骨質密度屬正常,多攝取鈣質,多存骨本。 | T-score 值(-1∼-2.5) | 骨質流失 | 骨質逐步流失中,減少不良習慣,定期健康檢查並和醫師配合。 | T-score 值(-2.5以下) | 骨質疏鬆 | 遠離不良習慣,定期健康檢查,個人應注意避免跌倒及外力撞擊,以免發生骨折並和醫療院所密切配合 |
***骨質疏鬆症的藥物使用 ●一類是「抗溶蝕性」藥物,功能是抑制骨骼的溶蝕作用,改變破骨細胞在骨骼表面進行的活動,藉以減緩骨質流失速度,這一類藥物包括荷爾蒙療法(HT)、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雙磷酸鹽藥物(Bisphosphonate)、抑鈣素(Calcitonin)。 ●另一類是「同化性」藥物,作用是刺激造骨細胞,加速骨質生成,如副甲狀腺素(簡稱PTH)。 **荷爾蒙療法(Hormone Therapy,簡稱HT) 過去,雌激素被視為防止更年期女性骨質流失的好方法,並用於紓緩更年期的不適症狀,如熱潮紅、夜間盜汗、陰道乾澀等。如果是年輕、剛停經,且有明顯更年期症狀的女性,可考慮接受短期(大約1∼2年,致病風險較低)、低劑量的荷爾蒙治療,只要更年期症狀獲得改善,就可停藥,並視情況改以其他抗骨鬆的藥物接續治療。 不過,考量用藥安全,沒有嚴重更年期症狀的話,並不建議使用荷爾蒙療法,尤其是乳癌、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更不宜使用,應選擇其他相對比較安全適合的藥物, 因此目前醫界已經較少採用荷爾蒙療法來治療停經後婦女的骨質流失問題。 **雙磷酸鹽藥物(Bisphosphonate) 雙磷酸鹽藥物是目前治療骨質疏鬆,防止骨折的主流用藥,藉由抑制破骨細胞作用,減緩骨質流失速度,提高骨骼的礦物質含量。臨床研究顯示,這一類藥物可以大幅降低脊椎及其他部位的骨折風險平均達50%以上。 這種藥物除了經常用於停經後女性預防及治療骨質疏鬆,目前也是主要用於男性的口服治療骨鬆藥物。並且,對預防和治療類固醇所引起的骨質疏鬆症,雙磷酸鹽藥物也是建議用藥。 這一類藥物用於治療骨質疏鬆,主要有口服及注射兩種,衛生署核准的口服雙磷酸鹽藥物,包括Alendronate(商品名Fosamax,福善美)、Risedronate(商品名Actonel,安妥良),每天或每週吃一次;注射雙磷酸鹽藥物則有Ibandronate(商品名BONVIVA,骨維壯),三個月施打一次,及2008年上市的Zoledronic Acid(商品名Aclasta,骨力強),一年注射一針即可(費用16000-18000元),每次靜脈注射40分鐘。 有些人使用雙磷酸鹽藥物之後,會出現胃腸不適症狀,如胃灼熱、消化不良等。而雙磷酸鹽藥物必須空腹服用,為了降低副作用及確保藥物被充分吸收,通常醫生會建議病人空腹喝一大杯開水吞服藥丸,並在服藥之後,無論坐、站或走路,需要保持挺直的姿勢至少30分鐘。 雙磷酸鹽藥物可能引起的其也副作用還有骨骼、關節或肌肉疼痛,這些症狀通常是發生在剛開始服藥的時候,屬於急性期反應,通常繼續用藥一陣子,症狀就會慢慢緩解。 另外醫界認為,可讓病人採取間歇性服藥,例如連續使用雙磷酸鹽藥物3∼5年的病人,考慮暫時停藥1∼2年,等骨頭恢復自己新陳代謝的能力,在停藥期結束之後,做骨質密度檢查,假使骨質密度又開始往下掉,就開始繼續服藥。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 raloxifen (鈣穩)
這是一種新一代的類雌激素藥物,主要作用在骨骼組織的雌激素接受器上,可以仿效雌激素的效益,減少骨質流失,增加骨質密度,有效降低骨折發生率,而不會提高乳癌及子宮癌的罹患率,甚至有降低乳癌風險的效果。
這種藥物常見的副作用是熱潮紅及腿部痙攣,並會增加靜脈血栓性栓塞的風險,因此本身有病史的女性要避免使用這一種藥物。
**抑鈣素(Calcitonin)
抑鈣素是一種甲狀腺製造的荷爾蒙,可調節血流中的鈣量。女性在懷孕或哺乳期間,甲狀腺會大量分泌抑鈣素,避免因為這時候身體對鈣質的需求量提高而過度耗損。
目前,人工合成的抑鈣素用來治療停經後女性的骨質疏鬆,可以減緩骨骼的溶蝕作用,並且降低脊椎骨折風險。有兩種型態的藥劑,一種是注射型,另一種為噴鼻劑,而噴鼻劑(Miacalcic)比較常被使用。
對因為骨質疏鬆而骨折的病人來說,抑鈣素還同時具有減輕骨骼疼痛的效果,且安全性高。噴鼻劑的抑鈣素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是鼻腔發炎不適。
**副甲狀腺荷爾蒙(簡稱PTH)
不同於女性荷爾蒙、雙磷酸鹽藥物、抑鈣素等「抗溶蝕性」藥物,功能是抑制骨骼的溶蝕作用,藉此減緩骨質流失速度,從副甲狀腺荷爾蒙(PTH)提煉出來的藥物Teriparatide能刺激造骨細胞,加速骨骼生成速度。
使用這種藥物的人每天需自行注射在大腿或腹部,而由於醫學界還沒有確立長期用藥的安全性和療效,所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建議,使用這種藥不應超過2年,而目前國內健保則規定使用期限不能超過18個月。
這一種藥物有一項值得注意的警訊,在老鼠實驗中,高劑量Teriparatide(人體使用劑量的大約3∼60倍)可能提高骨肉瘤(一種惡性骨腫瘤)的發生率,因此不能用於骨肉瘤高危險群,或曾經接受骨骼放射線治療的病患。
**新藥提高病人便利性
最近,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新藥陸續核准上市,例如一年打一針的長效型雙磷酸鹽藥物「骨力強」(Zoledronic Acid),及具有雙重作用,可以抑制破骨細胞吸收骨頭,造成骨質流失,同時也能幫助促進骨骼生成的「鍶」(Strontium Ranelate;PROTOS補骨挺疏)等,提供更多元的治療選擇。 4種雙磷酸鹽藥物的比較 中文藥名 | 福善美 | 安妥良 | 骨維壯 | 骨力強 | 英文藥名商品名 | Fosamax | Actonel | Bonviva | Reclast | 學名 | Alendronate | Risedronate | Ibandronate | Zoledronic acid | 使用方式 | 口服 | 口服 | 靜脈注射 15至30秒 | 靜脈注射 40分鐘 | 使用頻率 | 每週1次 | 每月1次 | 每3個月1次 | 每年1次 | 注意事項 | 服用時需空腹,且服用後30分鐘內避免躺下。 | 服用時需空腹,且服用後30分鐘內避免躺下。 | 需要每天補充鈣片和維生素D。 | 需要每天補充鈣片和維生素D。 |
***減緩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方法 1、改變生活習慣: 避免抽菸、酗酒及攝食過量的咖啡因,三餐應維持均衡飲食,可選用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優酪乳,煮食過的豆類;而避免食用過量的肉類及加工食品。 2、運動: 規律的運動,特別是負重運動,如散步、跑步、爬樓梯、爬山等已證實能夠增加骨質密度,建議的頻次是每週至少3~5次,每次能有30至60分鐘為宜。 3、補充鈣及維生素D3、適當日曬: 適度的戶外運動是必要的,因陽光能幫助身體產生維生素D( Vit. D3 400-800iu/day ; 鈣(Ca)1000-1500mg/day ; 鎂(Mg)400-800mg/day ) ,維他命D不僅加強腸道對鈣的吸收,也可以使骨骼再造速度加快。在台灣地區由於日照充足,如無特殊疾病,一般以65歲以上老人或長時間臥床的病人才較需要額外補充鈣與維生素D3。 如您骨質密度低於正常值者,屬骨質缺乏(即骨本不足),應多攝取含鈣量高之食物、奶類製品之食物、深綠色蔬菜及適當的戶外運動,以利儲存骨本,如骨質缺乏嚴重者,請至各醫院,請教醫師,做詳細檢查。 骨質疏鬆並不是一天二天所造成,如經醫師診斷為骨質疏鬆症者,亦請勿驚慌,應和醫師密切配合,找出造成的成因並加以防治,注意日常生活安全避免跌倒,及多攝取高鈣食物,配以適當運動,才能生活得更快樂、更健康!
|